时间:2016-11-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或者“端正月”。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说中秋节是我们中国共同的传统节日,但是中国这么大,不同的地方也不同的风俗庆祝中秋节,不同的名族也有不同的形式来庆祝中秋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各名族是怎么庆祝中秋节,真是各有千秋,别具风采啊,好几个名族还在中秋节搞相亲会呢!

首先来说内蒙古的“追月”。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当然,真追到月亮下面,那是不可能的。多数都是奔驰一两个小时,然后找一处地方,拿出随身携带的肉干和烈酒,吃吃喝喝、跳舞唱歌,好不快活!第二个是云南德昂族的“串月”,这个非常的浪漫哦。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这个小编喜欢,如果再有机会应该去试试。第三个是黎族,他们把中秋节称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啊,单身的要抓紧会咯。第四个名族是云南彝族,他们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哇,又是一个寻找爱人的习俗,真羡慕啊。









































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北京有哪些治白癜风的医院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