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郭威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开国皇帝。他们两人都是通过黄袍加身后,顺利登上皇位的,那么他们的这两次事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呢?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赵匡胤辅助郭威黄袍加身下面首先回顾一下两次事件的过程,再分析两者的异同点。 一。两次事件简要回顾 1.郭威是“黄袍加身”事件的开创者,拿现在的话可以说是“专利发明人”。他“黄袍加身”事件过程为: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后,十分忌恨已是两朝功臣,又握有统军大权的郭威,他听信权臣的谗言,竟将郭威在京的家属全部杀死。并秘密布置了暗杀行动。 当得知皇上已下达秘密逮捕自己的诏书后,郭威果断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鼓动手下共同推举郭威起兵讨伐后汉。后汉隐帝慌忙亲率将士前往平叛,在失败后的出逃途中,反被手下卖主求荣的将领所杀。 郭威见时机成熟,就带兵进入京城,他先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刘赟为帝。随后,谎称军报有契丹入侵南下,需要率军北上抵御。在离京途经澶州时,属下士兵发动澶州兵变,他们“逼着”郭威黄袍加身。 郭威黄袍加身图郭威欣然受领,并带兵迅速返回开封,先逼迫太后授为“监国”,夺得国政。后于广顺元年(年)正月丁卯日(初五日),正式称帝,灭亡后汉建立后周。 2.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事件可以说是前者的翻版,因为当时他也是郭威“黄袍加身”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在前者事件的十年之后,赵匡胤模仿老师同样上演了“黄袍加身”。那是在后周世宗柴荣死后,他仅有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这时,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这次事件的简要经过是:公元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已经出兵攻打后周边境了。大臣们慌作一团,只有派拥有军权的赵匡胤带兵出城抵抗。 陈桥兵变图当天晚上,赵匡胤率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就地扎营休息。可没多久,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赵匡胤起床后,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便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把赵匡胤又推又拉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赵匡胤顺水推舟,身披黄袍领兵杀回京城,逼迫后周恭帝让了位,自己即位做了皇帝,并从此建立了北宋王朝。这就变成学生效仿老师,成功实施“黄袍加身”专利,推翻了老师建立的政权。 二。两次“黄袍加身”事件的相同之处 上文提到过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事件是郭威的翻版,所以两次事件是有不少相同之处的: 郭威黄袍加身1.两人在事件发生前都已经握有绝对的兵权 这是兵变成功的必要条件,像郭威当时官拜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权。之后,他还因率兵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指挥。 同样的,赵匡胤在后周时期,就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了绝对的兵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五代十国那个由于藩镇割据造成的混乱时代里,他们两人完成是靠手中的军权,才能实施“黄袍加身”而推翻前朝登上皇位的。 2.都比较有文化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现象严重,大量的少数民族开始入侵中原。这些新贵族都是靠军队起家的,他们文化素质低,崇尚武力,轻视文人。因此形成了一种不重礼仪文化的不良习性。 但是郭威却不同,他虽然自幼家境贫寒,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他和别的军人不同,并没有单凭武力发展,而是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如将李琼推荐给他看的兵书《阃外春秋》,看得爱不释手。 因此在当时有军队的将领中,郭威可以说是比较有文化的哪一个,他在指挥战争时,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他也非常重用有文化的人,让他们出谋划策,这是他能成功的一大原因。 赵匡胤黄袍加身剧照而赵匡胤虽然是行伍出身,但是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文化知识,并一直大量重用文人知识分子。两个人虽然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在拥有军权的将领之中,郭威和赵匡胤都可以说是非常有文化的人了。因此,他们在“黄袍加身”事件中谋划仔细,成功率高。 3.都积极进取 郭威终生都不安于享受,而是为了自己的抱负,为了国家统一大业而战。他面对契丹南侵,南唐政权,以及其他割据势力的时候,身先士卒、英勇奋战,以累累军功逐步掌握军权,树立威望。 赵匡胤同样常年行军打仗,也不是那种安于享受的军人,从跟随郭威开始他就不断努力,成为重要将领之后依旧南征北战,没有过丝毫的懈怠。最终终于在后周的基础之上消除了四方的割据,统一了中原。 这两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他们成功政变的精神动力。 4.都重情重义、做好善后事宜 郭威的重情重义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妻子柴氏从一而终,他不仅终生没立过皇后(柴氏在他登基前已去世),并且把投靠妻子柴氏的侄子柴荣,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培养,让其成为五代最后的一位明君柴世宗。 郭威与柴氏另外,郭威在取代后汉建立后周之后,还注意善待原后汉的太后、刘氏宗室等,妥善处理了“黄袍加身”后的善后事宜,以尽量减少血腥屠杀。 再看赵匡胤在接受“黄袍加身”前,就当众宣布约法三章: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诛族。从而成功兵不血刃而顺利夺权,受到旧朝大臣与民众的一致拥戴。 特别是赵匡胤在黄袍加身之后,对于后汉的柴氏后人赐发了免死铁卷,并且要求刻到祖训里世代流传,从此以后柴氏和宋朝的命运一直紧紧相连,一直到了宋朝灭亡之前,柴氏子孙都一直受着庇护,并且很多都担任高官。赵匡胤对于柴氏,可以说是重情重义了。 宋太祖赵匡胤郭威和赵匡胤两人的重情重义,可以说是非常共通的,这也是他俩顺利夺得皇位的关键因素之一吧。 三.两次“黄袍加身”事件的不同之处 在“黄袍加身”事件之后,对待握有兵权关键人物的处理态度上,郭威和赵匡胤两人表现截然相反。郭威在成功登基后,出于国内外环境还没有充分稳定的考虑吧,晋升了功臣赵匡胤的职务,让他掌握了更多的兵权。 当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更是信任赵匡胤,让他执掌了禁军。到后周恭帝继位时,改任赵匡胤为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从而执掌了绝对的军权,为他后来“黄袍加身”篡权登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后,接受前朝教训,先后安排了二次“杯酒释兵权”行动,从而成功解除了为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以及割据 藩镇们的所有兵权,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皇位,更是防止了“黄袍加身”篡权夺位事件的再次发生。 总之,赵匡胤与郭威,都曾经历黄袍加身,并成功改朝换代,两者既有何相同之处,也有与不同之点。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学习他们好的品德,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批判他们为达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等不良行为。努力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们可爱的祖国与人民。 赵匡胤黄袍加身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