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除了自然灾害或是意外,人类的任何生老病死都跟基因有密切关系。

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一定的疾病易感基因,只有通过基因检测,才可以知道未来的自己是否容易患上某些疾病。

因为疾病是环境外因+基因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体内有一定的疾病易感基因,可以在健康管理师或者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其中包括生活作息的调整、生活环境的改变、饮食卫生习惯的调整、有目的性地保健养生,从而有效防止癌症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身体健康。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如何从饮食角度上预防癌症发生。

一、远离八大类致癌食物

1、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咸蛋、咸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2、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3、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5、霉变物质: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6、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7、槟榔: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8、反复烧开的水:反复烧开的水含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

二、推荐六种天然抗癌的食物

1、猴头菇

  猴头菇已由中国药学界制成猴菇菌片,用于预防和治疗胃癌、食道癌等,有效率为69.3%,显效率为15%。

2、蜂乳

据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报道,在蜂乳中,新发现一种特殊的蜂乳酸,具有明显的防治癌症效果。

3、带鱼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带鱼银色粉末状的细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油脂,经酸处理后可制取盐酸鸟嘌呤,而盐酸鸟嘌呤是合成抗癌药品六硫鸟嘌呤的主要原料,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等癌症的有效药物。

4、海蜇

科学家们从海蜇中提取出的水母素,具有特殊生理作用,在抗菌、抗病毒和抗癌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药理效应。

5、苹果

  近年研究发现,苹果中含的维生素C在体内可阻碍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破坏癌细胞增生时产生的某种酶活性,甚至可使已生成的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6、海藻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海带、紫菜及裙带菜等海藻类食品都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血液多呈酸性,而海带含钙量较高,能调节和平衡血液的酸碱度,起到防癌的作用;同时,它所含有的纤维纱不易被消化,吃后能增加大便量,促进肠内某些致癌物的排泄,有助人体防癌保健。

三、防治癌症的误区

1、“饥饿疗法”饿死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它们异常地快速分裂、生长,并“窃取”体内正常细胞的营养。所谓“饥饿疗法”反而会造成机体营养不足,增加感染的风险。

2、乳腺癌卵巢癌不能吃豆制品

天然大豆食物(如豆腐、豆浆及其他豆制品)的异黄酮含量并不高,不足以改变体内雌激素的总体水平,对妇科肿瘤没有明显影响。

3、肿瘤患者喝汤最有营养

据科学测试,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主要是一些维生素、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渣里了。因此,建议患者尽量汤和渣一起吃,除非消化能力差,就只好喝汤了。

4、“发物”助长癌细胞,吃素比较好

所谓‘发物’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说法,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或新疾加重的食物,如有记载豆芽、韭菜、苜蓿、鹅肉、鸡肉、狗肉、牛肉、海鲜等属于发物。许多患者虽想食用,却又担心引起肿瘤复发,敬而远之。关于‘发物’与肿瘤的关系其科学性还有待考证。然而能否引起肿瘤的复发,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至少到目前为止未见明确因食用发物而导致肿瘤复发的病例,因此,这些信息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优家基因,除了为您提供精准科学的基因检测报告,还有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为每一个顾客制定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计划,选择优家基因,就是选择科学地生活!

优+基因检测机构“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国内外高水平的顶级专家队伍,有陈竺、曹雪涛、王红阳等十几位知名专家院士,还跟北京医院、医院等医院合作。

优+基因,用专心换取您的安心!

点击右上方按钮,欢迎分享或转载!

长按下方







































哪里看白癜风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