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的槟榔主要来自海南 《长沙保卫战》是大型战争史诗电视连续剧《远东战场》系列电视剧的一部分,导演董亚春介绍,戏里有很多体现湖南历史文化民俗的情节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最近,一部名为《长沙保卫战》的电视剧让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再次火了一把剧中,观众将看到“老长沙城”中最多的“牌子货”—槟榔,街道墙上不仅贴有槟榔的海报,还有手推槟榔车这些细节出自导演董亚春在长沙实地考察之后,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湖湘人民抗战做出的思考 为寻求货源,业内组织人员前往与沦陷区交接地区采集货物,时常遭遇种种危险,甚至会遇到货损人亡的情况战火弥漫的背景下,槟榔的批发方式产生了较大变革,批发字号一改过去数槟榔的出售湘潭槟榔方式,换成了论斤称槟榔 而因为槟榔,海南与湖南的关系也更为密切,所谓“海南槟榔湖南吃”而这种密切联系,其实始于三四百年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导周大鸣教授如是认为 海南槟榔的好吃,甚至被唱到了当地的民歌中:“海南槟榔真好呷,都是用的糖酒发一刀劈开把心丢,中间点滴桂子油少放石灰多放糖,吃得口里清清凉薄荷槟榔又一种,它的味道好得很湘潭红纸包当中,早生贵子跳龙门” 李静玮认为,湘潭加工制作槟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可能肇始于明末清初湘潭人嚼食槟榔以防治瘟疫,或者始于在湘潭这个较大的药材集散地的药商嚼食槟榔的习惯光绪年间《湘潭县志》如此描述当时湘潭城槟榔行业的景况:“城市街衢三重……里三百步,率五步一桌子槟榔价格卖之,台面相向,计每桌日得百钱之利”当时在湘潭,槟榔摊遍布大街小巷历史上槟榔制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制作的生产方式为主,1990年代后,开始出现以现代技术生产包装的大规模生产的槟榔企业,机械包装制品占据市场主体,并且开始返销到原料产地海南 七十三军是湘军,湘军三件宝,就是草鞋、槟榔加辣椒董亚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些颇具湖湘特色的情节,是在文化专家的建议下加的,湖南观众看到这些情节应该会觉得很亲切 槟榔,对于许多人特别是湖湘子弟来说,不只是“零食”,更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别样情结从长篇历史宏剧到精致电影,从运动会到娱乐节目,槟榔元素无不在其中不少人更是坦言,小小槟榔果实质上代表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槟榔果的功效与作用烦”的特质 由于战争,湘潭各行业普遍亏本,倒闭情况举目皆是在14个主要行业中,十个行业由757家减至560家,且“大多生意冷淡,难于维持”不过,依然有4个行业经营户数略有增加,其中便包括槟榔一行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为槟榔制作方法的再次变革”李静玮介绍称,此时石灰槟榔的制作方法经改良后分为敞口、发糖、点卤、粘心几步,成品不再烧嘴,而代之以香甜的味道如今行销各地的湖南口味槟榔就源于湘潭当年此项制作变革 抗战槟榔与湘潭的兴衰 主要产自海南的槟榔,在民国尤其是抗战时期与湖湘名城湘潭的兴衰息息相关 海南槟榔是湘军三宝之一 长沙会战中的薛岳(中) 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抗战时期,为民族浴血奋战的湖湘子弟和成千上万湖南百姓口中咀嚼的槟榔,食用槟榔的好处相当一部分产自海南,而且被公认为品质最好的槟榔,最受湖南人欢迎 另一种说法说是有一湖南的官员被贬至海南万宁,偶遇美貌女子并与之相亲相爱,两人互赠槟榔果为信物,海誓山盟,结为夫妻后来,官人带着有孕的妻子返回湖南,将槟榔果赠予亲朋好友当时湘潭、长沙一带闹瘟疫凡吃了槟榔果者无一染病于是求果者日众,槟榔大展神威,保护了一方平安由此相传槟榔果是神果,不仅能防病治病,而且成了婚宴喜庆,升官发财的吉祥之物 文\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 实习生 张晓甜 其中有一个虚构的人物,叫李本忠,他是湘籍士兵的一个缩影他很喜欢嚼槟榔,从一个小警察最后当到了第10军团长,他和妻子新婚之喜的时候,别人还送了他们一桶槟榔因为是贺礼,其品质自多吃槟榔有什么坏处然高,因此这些槟榔很有可能是产自海南岛 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国民革命军轻机枪射手 熟制槟榔的价格受原料价格影响较多换言之,海南槟榔的生长情况与当年的零售价格密切相关1948年9月21日的《民国湘潭县槟榔业同业公会物价表》附有说明:“敝业槟榔产于琼州、海口,每届秋冬之际为新冻交接之期,本年新货因产地飓风袭击,初花备受摧残,现影响新货,难以如时含接,以新货登场既有待,而老货存底复不丰饶,故近日来产地将成本价格陡增一倍有奇”如遇海南槟榔不甚丰产的情况,当年的新槟榔价格上调,湘潭槟榔的价格也随之上升 清代和民国时期我国槟榔习俗分布图 郭声波 绘 众所皆知,拍历史剧的基本任务是客观真实地还原历史,同时跟观众、跟大家讲明白嚼槟榔,让现在生活的人们体会到,抗战那个时刻的民族精神剧中把槟榔作为湘军三宝之一,充分说明了槟榔之于湖南人,是怎样的一种习惯和爱好而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或将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据李静玮介绍,作为湖南的重要港埠,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湘潭输入的12种主要商品中,就有槟榔到1936年,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的通车降低了湘潭的地理优越性然而,1938年,蒋介石的焦土抗战让长沙大火焚城,而湘潭则因祸得福,因此而引来了大量避难者,城中一片繁荣景象专营槟榔的店铺增至27家另外,湘潭经济也因1940年抗战铁路—湘黔铁路的修成与城内药材行、粮行等的兴旺而持续繁荣了好几年,直到1942年法币膨胀而衰落1944年湘潭沦陷,槟榔业随之毁尽1945年湘潭光复后,槟榔店铺又恢复至24家 传说海南口味王槟榔批发价格槟榔曾救湘潭百姓 其一是说原本湖南人不吃槟榔只因有一年,湖南遭受特大洪水的洗劫,一片汪洋洪水之后,便是瘟疫流行,人们贫病交加,病亡甚众一时出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特别是在湘潭,惨象更是目不忍睹绝大部分的家庭病的病,死的死,没有全家都活下来的然而,唯独只有一家人,却安然无恙,毫毛不损,好像从来没有发过瘟疫一般瘟疫过后,人们才了解到,那一家人原来是从海南岛迁移来此定居的,祖祖辈辈几代以来一直保留着咀嚼槟榔的习惯自此,人们才了解到,原来是槟榔的功劳其杀菌、解毒、祛湿的功效保全了那一家人的生命于是,当地人开始仿效那家人的习惯,开始吃起槟榔来自此以后,一传十,十传吃生槟榔有什么好处百,很快就有许多人吃起槟榔来了从湘潭向西北传遍长沙、岳阳、益阳、常德;向西南传播到株洲、衡阳、郴州、邵阳等地,几乎遍及湖南全境,还北上流传到了京城 湘潭人吃槟榔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中两种与海南有关 “湖南人眼中,海南的槟榔为中国最好”同为中大社会学院的李静玮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南槟榔干的价格在10-20元不等,台湾和越南的槟榔只需几元钱行家可辨别出槟榔的产地,如台湾和越南的槟榔口感不好,有些扎嘴湘潭槟榔店的广告语上往往写着“正宗海南槟榔”,好槟榔出自海南,这是当地人的共识据湘潭当地人的解释,海南的槟榔肉厚、耐嚼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湘潭槟榔业原料来源困难,尤其是海南槟榔来源困难抗战时期的湘嚼槟榔的功效与作用潭槟榔输入找不到资料,但记者找到一份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的资料,能够充分说明湖南槟榔产业对海南槟榔原料的依赖程度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