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将军出征,照例向皇帝保证一定得胜归来,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出发。

然后转头就领着军队杀个回马枪,把皇帝撵下宝座,自己凭借绝对的武力优势当上新皇帝。

这种当皇帝模式在我国古代有一个最经典的例子:

公元年,后周大将赵匡胤被派出去和契丹人打仗,走到陈桥驿时大伙儿或自愿或被迫陪着赵匡胤演了一出“大家给我穿黄袍逼着我当皇帝我没办法只好这么干了”的戏,然后率军杀回开封,8岁的周恭帝被迫让位,宋朝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这出戏,史称“陈桥兵变”。虽然戏很精彩,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演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演好了是天降圣人拯救世界维护和平顺从民意,演不好就成了乱臣贼子图谋不轨死有余辜遗臭万年。

只要套路玩得好,黄袍加身跑不了。

有时候你并不想演这场戏,但有人却硬生生给你安排了角色,还是反派角色,那感觉实在非常不好。

这就是明洪武帝朱元璋在位时期,邻国上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收到消息后的感受。

这场戏,史称“威化岛回军”。

事情经过其实是很简单的:

洪武二十年(年),朱元璋为了消除北元威胁,派冯胜、傅友德、蓝玉领20万大军出兵辽东,因为此事元太尉纳哈出正领着数十万人的军队在辽东开长期派对,朱元璋做梦都感觉自己头上悬着一把刀,他非得把这个隐患消除不可。

在朱元璋的谋划和冯胜的配合下,纳哈出选择了投降,元军失去了对辽东地区的控制,控制权转由明军接管。

朱元璋在辽东设置了铁岭卫都指挥使司,将铁岭这个地区划入明朝疆域,引起了邻国高丽不满。

铁岭本来是元朝和高丽的国界,元朝时期,归元朝设立的双城总管府管辖,但年,高丽王王颛趁着元朝内乱不断自顾不暇的机会出兵,不仅越过铁岭还占了不少原本属元朝的土地。

现在朱元璋派人拿着圣旨告诉现任高丽王王禑,说铁岭是我的了。吃到嘴里的肉怎么肯再吐出来?

王禑召集群臣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重臣崔莹亲元,主战;而大将李成桂认为不可与明朝争锋,理由是“以小逆大”讨不到好果子吃,朱元璋岂是好惹的?更遑论此时的明军刚打了胜仗气势相当足,高丽军与其对上,取胜的可能小。

但王禑仍然派李成桂出战,据《李朝太祖实录》的记载,当时他和另一员亲明派将领曹敏修共率了约4万人的军队。

考虑到和明军对上实属以卵击石自不量力,李成桂便和曹敏修谈了许久人生,中心思想为王禑和崔莹不同意我们撤军,那我们岂不是白白送死?要是得罪大反派朱元璋的话,我们下场绝好不了,既然前有狼后有虎,不如杀回京城,跟王禑好好讲道理(造反)。

两人在威化岛就造反问题达成了共识,于是,李成桂也学赵匡胤杀了个回马枪,逐步掌握高丽王权,于年自立为王,建立朝鲜王朝,也称“李朝”,王氏高丽就此覆灭,他的国号“朝鲜”正是朱元璋定下来的。

成王败寇,失败者王禑和崔莹在李朝史书上成了不自量力的代表,而李成桂则是识时务的俊杰。

至于朱元璋,虽然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指挥过“威化岛回军”这桩高丽王朝内部权力争斗,但在李朝史书上,他却以当仁不让的姿态成了这场高丽版“陈桥兵变”的催化剂,李成桂实施兵谏,根本的原因就是惧怕朱元璋。

但后世史学家却发现李成桂的这出戏并没有那么简单,疑点重重。

《高丽史》记载,当李成桂杀回高丽王城时,王禑和崔莹大惊失色,王禑即刻就修书晓谕李成桂:

“受命出疆,既违节制,称兵向阙,又犯纲常......疆域受于祖宗,岂可易以与人?不如兴兵拒之。故我谋之于众,众皆曰可,今胡敢违?”

“谋之于众,众皆曰可”,也就是说王禑出兵辽东是得到了朝野一致认同的,自然包括李成桂,李成桂会杀回来谋反是他万万想不到的,他予以强烈谴责。

所以,李成桂玩“陈桥兵变”,很可能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先以出征为名获得军队的指挥权,然后以此为资本谋求政治利益。从他篡位成功后朱元璋对他的态度,也能看出几分端倪。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对臣子谋反十分敏感的皇帝,李成桂的做法在他看来绝不是什么好榜样。李成桂称王后频繁遣使到明朝请封,其目的就是为了从明朝这里获得政权合理性,朱元璋心知肚明,年,他给李成桂下了一道旨,将李成桂狠狠骂了一顿:

“今既更号朝鲜,表文仍称权知国事,未审何谋?非但用奸肆谋,实彼不祥之兆!”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你又要造反,又要充英雄,还拉上我得帮你贴英雄标签,立牌坊,简直用心险恶,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奸邪之徒,小心将来遭报应。

终洪武一朝,明与李朝的关系都相当差,朱元璋虽然把朝鲜列为“不征之国”,但他在备注中是这么写的:

“李成桂......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姑待之。”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姑待之”三字,就看出朱元璋对李成桂的恶感有多深了。

所以,威化岛回军这场高丽版“陈桥兵变”戏码,李成桂应当不单是演员,而是兼具了导演和演员身份,至于朱元璋同志,不过是李成桂取高丽政权而代之过程中的“龙套角色”罢了。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