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www.znlvye.com/

在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周朝下面一个诸侯国,在天子讨伐他们时,却奋起抵抗,箭射周天子。这就郑庄公所率领的郑国。

东周时期,周王朝逐渐衰败,诸侯崛起,朝政逐渐为强势的诸侯左右。郑庄公就是这些诸侯列强之一。郑庄公的祖父、父亲以及他自己三代都是周朝的大臣,在朝廷执掌大权。因郑庄公刚继位,郑国国内不安定,郑庄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朝廷上任,这就引起了周天子的不满,就想让虢公取代郑庄公,不巧的是,这事还让郑庄公知道了。王室与郑国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以至于发展到双方互相交换人质。

周桓王元年(公元前年)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祭,这里读zhài,债),带兵在周朝王室属地温邑(今河南省温县附近)强收收割麦子。秋天又在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抢收谷子。温邑大夫和成周守将急忙将情况奏知周桓王,桓王一听,顿时大怒,马上就要兴兵问罪。被周公黑肩(被周平王指定辅佐桓王)所劝阻,可心里把郑庄公恨得痒痒的。

周桓王二年,宋国、陈国、蔡国以及卫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开启了春秋诸侯之间的相互讨伐。

宋国的宋殇公为什么要联合诸侯攻打郑国呢?因为郑庄公收留了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而宋殇公只是宋穆公的侄子,不是正统,所以他总是担心郑庄公将公子冯送回国来抢夺他的位子。诸侯联军打败了郑国军队,抢光了郑国的谷子,这才撤兵。事后,郑庄公想发兵攻打宋国,大臣祭足献计道:“宋国是公爵,地位尊贵,天子尚且对他很尊重。您应该先去朝见天子,然后打着天子的旗号,发兵讨伐宋国。这样,就师出有名,诸侯也就不能说什么了。”

郑庄公觉得有理,就带着祭足动身去朝见周天子。周天子本来就恨郑庄公,一见到郑庄公,气不打一处来,冷言问道:“郑国今年的收成怎样?”,郑庄公恭敬地回答:“托天子的福,收成很好。”见郑庄公很恭顺,周桓王更来劲了,挖苦道:“万幸呀,温邑、成周的粮食我可以自己留着吃了。”。郑庄公闻言,一声不吭,告辞出来。

周桓王既不设宴践行,也不赏赐礼物,只派人送来十车谷子,让来人告诉郑庄公:“这十车谷子留着你们郑国再闹灾害时吃。”这让郑庄公很是恼火,就想不要这十车谷子直接走人。这时,周公黑肩怕周桓王和郑庄公闹僵了,就补送了两车绸缎。郑庄公听从大臣祭足的计策,把绸缎盖在十车谷子上面,一路招摇过市地返回郑国。

郑庄公回国以后,就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联合齐国、鲁国,三路大军讨伐宋国,把宋军打的大败。周天子听说郑庄公打着他的旗号讨伐宋国,心中大怒,马上下令免去郑庄公在朝中的职务。郑庄公就用祊田(诸侯朝见天子时,天子赐给诸侯住宿的一小块封地。)换了鲁国的许田(天子祭祀泰山时,诸侯沐浴的地方。),表示出再也不去朝见天子。桓王非常生气的说:“寤生(郑庄公小名寤生)欺负我,已不是一次了。我与寤生势不两立。”于是下决心,召蔡、衛、陈三国,一同兴师伐郑。

桓王十三年(公元前年)秋天,桓王让虢公林父带领带蔡、卫之军为右军,让周公肩并带陈军为左军,桓王统率大军为中军,讨伐郑国。在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摆开战场。

郑庄公帅郑国军队抵抗。郑子元(郑庄公之子)分析道:“陈国军队乌合之众,战斗力最弱,先攻打陈军,则陈军必然溃败,桓王要是去救援,那他们的阵脚就会大乱,蔡、卫两军必然先行溃逃。我军就可大败桓王。。郑庄公听从了子元的计策,派曼伯为右军,祭足为左军,郑庄公亲领原繁、高渠弥为中军,摆开阵势抵抗桓王联军。

郑庄公命令军队在桓王军第二次攻击时,挥动大旗,击鼓冲锋。陈、蔡、卫三军见郑军凶猛,掉头就跑。郑军奋力追杀,直杀得天子的军队人仰马翻,损兵折将。周桓王见势不妙,只好传令退兵,并且亲自断后,边战边退。

郑国将军祝聃,远远望见周桓王的战车绣盖,就催动战车前行,并抄起强弓,奋力一箭,正中桓王左肩。幸亏铠甲很厚,伤的不算严重。这就是“射王中肩”。

祝聃眼见射中周桓王,就驱车奋力追赶,伸手要活捉周天子。突然听到中军鸣金收兵,只好驱车返回。祝聃回到中军,见到郑庄公就问:“我已射中桓王肩,正要追上去生擒他,为何鸣金呢?”庄公说:“这次是天子不明,以德为怨,我出兵应敌,是万不得已。不敢再求更多的。依你说的,擒回天子,如何发落他?就是射中王也是不可以的,万一重伤死了,我就有杀君的坏名了。”

经此一役,“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从此消亡.标志着春秋诸侯争霸的时代真正的到来。

本文为醉无寂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书籍《春秋左传》《东周列国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