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4-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小编还没适应秋意渐浓的十月呢,这十一月份就鸟悄儿滴来了。秋风带来了宜人的景色,不过,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而忽视了养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合适。那么,在大连,十一月份适合吃什么美食?

十一月份吃啥美食11月美食月历之柚子

◆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是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果的水果。柚子茶和柚子皮也都具实用价值,且可入药。

◆柚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柚子味甘酸、性凉,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

◆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能帮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气散结;

柚子皮泡澡,活血又美容!

柚子皮是个宝,充分利用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泡澡时,把剥下的柚子皮切成片或掰成小块,放在洗澡水里,能活血美容。取柚子中心部位的果肉,泡入毫升的白酒中(对酒精过敏的人,可用清水代替),涂在脸上,具有美白保湿的效果,还能预防皮肤细纹和斑点。

11月美食月历之橘子

◆橘子有好几种品种,它的果实外皮肥厚,由汁泡和种子构成。

◆橘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好处。在中医里认为橘子易上火,所以不能多吃。

◆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越红的橘子越甜

冬天里,大家都很爱吃酸甜可口的橘子,专家分享了挑橘子的小诀窍:橘子个头以中等为最佳,太大的皮厚、甜度差,小的又可能生长得不够好。多数橘子的外皮颜色是从绿色,慢慢过渡到黄色,最后是橙黄或橙红色,所以颜色越红,通常熟得越好,味道越甜。

11月美食月历之橙子

◆橙子起源于东南亚。果实可以剥皮鲜食其果肉,果肉可以用作其他食物的附加物。果实的另一个重要用途为榨汁。

◆每天吃一个橙子,可以使口腔、食道和胃的癌症发生率减少一半,这是12月份刚刚公布的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橙子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尤其对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十分有益。

◆橙皮中含有果酸,可促进食欲,对胃酸不足的人可帮助消化。

◆橙子中的纤维素可帮助通便并降低胆固醇。橙子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如果仅仅喝橙汁,橙子的保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橙子忌与槟榔同食。

11月美食月历之柿子

◆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不少人还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别有味道。

◆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

◆柿子为优良的降血压食品,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适宜痔疮出血、大便秘结者食用;因为鲜柿子中含碘量很高,适宜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食用;还适宜饮酒过量或长期饮酒者食用。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以及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食柿子;体弱多病者、产妇、月经期间女性,均忌食柿子;熟柿子含较多糖类,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糖尿病患者忌食。

◆此外,不宜空腹多食柿子,不宜吃生柿子,吃柿子时要去皮,吃完柿子后不宜再吃酸性食物。

◆胆结石患者忌食或少食。在食物相克方面柿子忌与螃蟹、獭肉一同食用。

3招对付涩柿子

1.将涩柿子与少量成熟的苹果、梨、猕猴桃等混装在密闭的容器中,在常温下经4~5天即可脱涩。2.将涩柿子密封在容器中,20℃~25℃条件下,经3~5天即可脱涩。3.将涩柿子分层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喷洒一定量的酒精(1公斤柿子10毫升35%酒精)在密封条件下、18℃~25℃,5~6天即可脱涩。

11月美食月历之龙眼

◆龙眼,又称桂圆。

◆龙眼适宜神经性或贫血性或思虑过度所引起的心跳心慌、头晕失眠者食用;

◆适宜大脑神经衰弱、健忘和记忆力低下者食用;

◆适宜年老气血不足、产后妇女体虚乏力、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患者食用;

◆龙眼对子宫癌细胞的抑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龙眼有利健康。

◆龙眼属湿热食物,多食易滞气,有上火发炎症状的时侯不宜食用。

◆内有痰火或阴虚火旺,以及湿滞停饮者忌食;凡舌苔厚腻、气壅胀满、肠滑便泻、风寒感冒、消化不良之时忌食;龙眼干含天然糖份较高,因而糖尿病患者忌食。

11月美食月历之南瓜

◆南瓜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本种的果实作肴馔,亦可代粮食。

◆全株各部又供药用,种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热除湿、驱虫的功效,对血吸虫有控制和杀灭的作用,藤有清热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吃南瓜可以帮助胃消化保护胃粘膜,南瓜中含有的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胶道粘膜。

◆另外南瓜还可以有效的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南瓜籽也是很好的食物,有驱虫的作用。煮粥吃能更有助于消化。

◆南瓜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胃二经,有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疗肺痈便秘,滋润毛囊壁、美容抗痘等功效。

◆南瓜性温,素体胃热盛者少食;南瓜性偏雍滞,气滞中满者,慎食。发物,服用中药期间不宜食用。

天气干,吃南瓜红豆饭

秋天一到,人们的身体和皮肤常感到干燥。此时,不妨在每天的膳食中添加两样食物:南瓜和红小豆。南瓜中含有的多糖、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有效防止皮肤粗糙;红小豆富含膳食纤维,能润肠通便,缓解便秘。可以将这两样食材结合在一起,做成美味的南瓜红豆饭哦!

11月美食月历之芋头

◆芋头又称芋、芋艿,天南星科植物的地下球茎,形状、肉质因品种而异,通常食用的为小芋头。

◆芋头含有难消化的淀粉质和草酸钙结晶体,然而草酸钙具有苦味且会使皮肤过敏,但经过烹煮后就会消失。

◆生芋有小毒,食时必须熟透;生芋汁易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可用姜汁擦拭以解之。

◆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者食用。

◆对于有痰、敏性体质(荨麻疹、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者、小儿食滞、胃纳欠佳、以及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同时食滞胃痛、肠胃湿热者忌食。

11月美食月历之姜

◆增加食欲防胃病无论是蒸鱼做菜,还是调味作料,生姜绝对是桌上一味,其辛辣滋味可去鱼腥、除膻味,菜汤加姜还可以祛寒和中,味道清香。

◆产后的女性坐月子时,餐餐以姜醋佐膳,有利体质复原及喂养婴儿。

◆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姜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胃,促进消化,还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点姜,对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为姜本来属热,会让人上火,劳命伤身,所以不宜吃。

有防寒祛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做法:将3片姜放在毫升可乐里煮,刚煮开或接近开时马上停火,盛出即可饮用。

11月美食月历之酸菜

◆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

◆酸菜在我们的饮食中可以是开胃小菜、下饭菜,也可以作为调味料来制作菜肴,可分为东北酸菜、四川酸菜、贵州酸菜、云南富源酸菜等,不同地区的酸菜口味风格也不尽相同。

◆老百姓常说的“酸菜”一般指的是所有青菜或白菜所做的所有种类酸菜的总称。

在11月美食月历的最后小编要教大家如何腌制酸菜,有点长哦,建议收藏起来慢慢学习~

腌制酸菜的过程

原料:

大白菜,一定要挑好的大白菜。个大、心很实的白菜是最佳选择。

步骤:

①选菜。每到立冬季节白菜收获之后,选择棵大、心满、成实、无病害、无腐烂的大白菜,用切菜刀去掉大白菜的菜根、菜叶,再去掉大白菜表皮的老菜帮子。

②热水煮烫。白菜选好后,准备一口大口的大缸。把大缸里外洗扫干净。把选好的大白菜放在50℃左右似开未开的热水中煮烫,见白菜煮烫的表皮发蔫为好,将白菜拿出来挤干。白菜头冲里、叶冲外,一棵一棵地压起来,要压实、压紧,直到整个大缸装满为止。

③压实。选择一块大约长20厘米、高10厘米、宽15厘米的石头洗净后压在大缸的正中间白菜顶上,防止白菜腌酸后随着水漂浮起来。

④加水加药。经过煮烫装入大缸内压实的白菜,过2—3天之后自然变蔫下沉,这时缸内装上干净的凉水,将缸装满为止。6天之后,将沈阳产的酸菜鲜5克装一袋投入到缸内,防止酸菜腐烂。

⑤腌制。将装满白菜、水的大白菜缸,放在室内空闲处,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0℃左右。大约15天之后,白菜自然变成了酸菜,就可以食用。食用时要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地拿,拿酸菜时,绝不能将压在酸菜上的石头拿出来,以防酸菜没有压力自然往上漂浮变烂。食用酸菜时吃多少拿多少,不要一次拿得过多,以防变味,保持酸菜鲜美、甜脆。

注意事项:

①白菜很重要,不是什么地区的白菜腌出来都好吃,同一地区的品种也不一样。

②酸菜缸不要放在热的地方,凉一些,保证不结冰就行。

③用那种农村装水的大缸最好。

④一定不要将油不小心弄到酸菜缸里,酸菜会坏。

⑤不是什么地区的气候都适合腌酸菜,中国地区就东北的气候最好。在黄河靠北一点地区的酸菜和东北的味道就相差甚远。

⑥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腌,在东北至少要等到立冬过后才可以腌。

⑦大部份饭馆里的酸菜不好。因为不知道是用什么物质制成,1、2天酸菜就速成,而且非常难吃,类似于醋酸的味道,根本就不是酸菜味。

⑧有的人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烟熏食物等,就像豆芽说的容易中毒。

⑨有的人不能吃太多,酸菜火气大,容易上火。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佟宇静

责编:海兰

内容转载自







































白癜风医院太原哪家好
哪里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