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大肠 糯米大肠:又叫糯米灌大肠,有些加了猪血又叫猪血肠。主要做法,将糯米淘净,浸泡4小时,加入适量猪血,伴入适量盐,经搅拌后装入猪大肠。猪大肠洗净,取一头用棉线扎紧,将泡好的糯米和少许清水填入猪大肠内(不宜填得过满),然后用棉线扎紧另一头,放入清水中用蒸煮一个小时。风味特点:外皮油润金黄香脆,肉软糯,甜而不腻。 龙须菜 佛手瓜幼嫩卷须,因其须长而卷取名龙须菜,取“龙须祈福”之意。佛手瓜又名合掌瓜,闽称番蒲,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富维生素C、高钾、低热、低钠,营养价值丰富。用开水氽烫后可凉拌、炒食或腌制,色泽碧绿,清脆爽口,风味独特;整个生育期无须喷药、施肥,是无污染纯绿色保健蔬菜。长泰县海拔较高的陈巷镇吴田、新吴、祖地等村是佛手瓜重要生产基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小环境气候,使其品质、产量都优于其他地区。 古山重白切土鸡 古山重农家放养土鸡,白切,配以姜末、葱末、蒜末等佐料,清香原味,口感绝佳。 松茸土鸭汤 长泰农家放养土鸭一只,洗净,切块,开水焯好备用;松茸若干,泡软捞起备用。用砂锅或瓦罐热火烧开后改为文火,清炖一小时。营养丰富,香飘四逸,口感绝佳。常食松茸能强精补肾、益胃补气、健脑益智、理气化痰、抗辐射、驱虫、治糖尿病和抗癌等作用。 三、文化名品 长泰明姜 明姜是长泰传统的蜜饯产品,生产的年代起始于宋元时期。明姜用生姜和糖加工而成,既是独具风味的蜜饯品,又有防病治病的药用功能,所以世代相传,颇受百姓喜爱,成为长泰的传统名产。长泰名姜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名品。长泰明姜外观洁净明爽,食之甜中带辣,风味独特。食之有消痰、镇咳、开脾、健胃之功,是老少咸宜的保健食品。 长泰砂仁 长泰砂仁又称阳春砂,为珍贵南药,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长泰县。其药用部分主要果实内的种子团,味辛温和,具有健脾开胃、脾胃虚寒、治喘咳、止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腹胀食少、酒食过度、消化醒酒、调味解腥等功效。砂仁壳、花、叶、油通过加工,均可药用,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也是食品工业中现代流行的“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的重要佐料,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南药之一。 石铭芋头 产于长泰良岗山脚下的石铭村,由于地下常年不断矿泉水潺潺涌出,水质甘醇,土层深厚、富含矿物质,所产出的槟榔芋表皮呈紫红色,肉质细嫩,松酥可口,芳香气浓,风味独特。尤被厦门、漳州一带城区居民视为难得的佳品。相传乾隆下江南途经漳州,长泰县令制“猪肘芋头煲”令龙颜大悦,从此石铭芋被钦定为贡品。另一特色做法是将芋头蒸熟捣碎,加糖,佐以桔皮、桂花等香料,温火煎熬,便可制成勾人馋涎的“芋泥”。 坂里大树碱面 久负盛名的坂里大树碱面,产自“全国环境优美乡”——长泰县坂里乡,颜色微黄,面条粗细均匀,面条筋斗,米粉细嫩,入口弹性十足,热炒或做汤都能让人感受浓浓坂里情意和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枋洋豆签 枋洋豆签是长泰县枋洋镇的传统美食,又称豆挂面,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据介绍,作为手工豆类复制品,枋洋豆签主要原料取自本地优质大豆、绿豆、黄豆、毛豆等,具有清凉可口、解暑祛热、营养丰富的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历来是当地群众招待客人一道不可或缺的特色绿色食品,近年来声誉鹊起,远传厦、漳、泉和福州等地。。 坂里米粉 坂里米粉粗细均匀,洁白细嫩,久漂不烂、久炒不碎,热炒或做汤都能让人感受浓浓坂里情意和实实在在的满足感。 笋干 坂里特产笋干是农民们挑选最鲜嫩竹笋制作而成,浸泡后,炖汤或热炒,肉质鲜嫩,清脆爽口,还保留着鲜笋清香,别具一番风味。 点击下方写留言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