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槟榔将入围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潭被称为槟榔之城,湘潭人爱嚼槟榔。湘潭有句老话,叫“养妻活崽,柴米油盐,待人接客,槟榔香烟”。可见槟榔这撮(毛)草,对湘潭人的重要性。 在湘潭,待客可以不用烟,不用茶,只要敬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诚意。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中,以卖槟榔的生意最好。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槟榔摊子,有数万个之多。 自古以来,湘潭人习惯将繁华集市称为“总”,九总到十八总,沿湘江一字排开。如今,像九总这些地名,留下的只是地名而已,可“张新发”作为门店槟榔的翘楚和代表,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余味连绵不绝。 张新发槟榔的创始人叫张雪林,祖籍江西,最初在九总开了间药铺。在他的几个做药材生意的朋友先后移师长沙后,他看出了长沙开埠后对湘潭的影响。 一天,有个老乡做寿,请了昆曲班子到会馆唱戏,张雪林接到邀请前去看戏。在自己习惯的座椅前一坐下,旁边一个少年就恭恭敬敬递上一个雕着兰花的木盒,“先生,请吃颗槟榔”。张雪林捏了颗槟榔放入口中,他发现递槟榔的少年旁边还坐着一个腼腆的孩童,经人介绍这两位公子是黎松安之子黎锦晖和黎锦光。 说笑间,张雪林看看四周,大家都在嚼槟榔,顿感黎家后生还是蛮懂礼节的。 张雪林的药铺,长年进出不少槟榔,不过,他和其他药商一样仅是将其视作药材,只在来了重要客人时,才端上一盘敬客。嚼着黎家公子敬的槟榔,张雪林虽觉有些过瘾,但更多的是由此而生的不解。他不明白,为何做药用的槟榔稍一加工,就能卖出数倍乃至十数倍的价钱,以至于若非大户人家,还吃不起。 这天的昆曲唱的是他很喜欢的《太白醉写》,但他走了好几次神。戏一散场,他就决定开始做槟榔加工。 张雪林想到做到,不出数日,他亲手加工制作的第一批槟榔摆上了货柜。 这个卖槟榔的店起个什么名字呢?当时湘潭卖槟榔的门店都必备有锋利的切槟榔的刀,生意越好的门店刀越锋利,因为用得勤。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张雪林由“新发于硎”得到启发,就给这个槟榔门店取名“新发”,取其锋芒毕露和锋利之意,“张新发”的名号就此诞生。这个名号同时也有“张家开张新发”之意,张雪林期望自己创立的这个产业能如“雷野大车发,震云灵鼓鸣”般兴旺发达起来。 开张吉日,张雪林邀请来的数名嗜槟榔的贵客个个嚼得甚欢,纷纷追问其卤水配方。一传十十传百,张新发槟榔自此红火起来。 不久前,湖南省文化厅提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项,其中新入选79项,扩展37项。 我大湘潭有好几个项目入选~!其中就包括张新发槟郎制作技艺,另外还有毛氏菜烹饪技艺、巫家拳、湘乡石坝鼓、湘潭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湘潭火龙等~~ 点击大图观看 一枚小小的槟榔上附着了如此多的感怀激奋,自然而然形成了槟榔独有的生命力,如今,槟榔不仅成为深受湘潭人喜爱的嗜好品,更俨然成了湘潭对外形象的城市名片之一。 湘潭这座历史人文之城,给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不仅仅是背后的物质熔炉,更是独有的湘水情怀! 成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