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3-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牵牛子(英文名:SEMENPHARBITIDIS.),别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姜姜籽,牵牛、朝颜花。为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蔓性缠绕草本花卉。蔓生茎细长,约3~4米,全株多密被短刚毛。叶互生,全缘或具叶裂。聚伞花序腋生,1朵至数朵。花冠喇叭样。花色鲜艳美丽。蒴果球形,成熟后胞背开裂,种子粒大,黑色或黄白色,寿命很长。花期6~10月,大都朝开午谢。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牵牛Pharbitisnil(L.)Choisy.圆叶牵牛Pharbitispurpurea(L.)Voigt的种子。又名草金铃(《雷公炮炙论》)、金铃(《本草图经》),黑牵牛、白牵牛(《仁斋直指方》),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

形态特征

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长毛。叶互生,阔心形,全缘;叶柄与总花梗近等长。

花序有花1~3朵;萼片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cm,先端尾尖;花冠白色、蓝紫色或紫红色,漏斗状,长5~8cm;雄蕊5;子房3室。

蒴果球形。种子5~6粒,卵形,黑色或淡黄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种子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背面有1条浅纵沟,腹面接线的近端处有1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浸水中作龟裂状胀破,内有浅黄色子叶两片,紧密重叠而皱曲。味辛、苦,有麻感。

种类

编辑

牵牛花种类繁多

牵牛花约有60多种。常见栽培的有裂叶牵牛。叶具深三裂,花中型1朵至3朵腋生,有莹蓝、玫红或白色。圆叶牵牛,叶阔心脏形,全缘,花型小,有白、玫红、莹蓝等色。当前流行的大花牵牛,叶大柄长,具三裂,中央裂片较大,叶易长具不规则的黄白斑块。花1朵至3朵腋生,总梗短于叶柄,花大型,花径可达10厘米或更大,原产亚洲和非洲热带。本种在日本栽培最盛,称朝颜花,并选育出众多园艺品种,花型变化多样,花色丰富多彩,各地广为流行。

药用价值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成分:含牵牛子甙(树脂甙类)、脂肪油、有机酸等。

功能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归经:归肺经、肾经、大肠经。

用法用量:3~6g。水煎服。研末吞服,每次0.5~1克,每日2~3次。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灌丛中、村边、路旁;多栽培。全国各地有分布。

白丑

采制: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炮制方法:

1、牵牛子:取净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稍鼓起,颜色加深,微有香气,断面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

1、牵牛子:呈三棱形,形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黑牵牛子)或淡黄白色(白牵牛子)。种皮坚韧,背面有一纵沟。味辛苦,有麻舌感。

2、炒牵牛子:色泽加深,稍鼓起或有裂隙,微具香气,质脆。

炮制作用:

1、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功积的功能。生牵牛子长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泻。

2.炒牵牛子:炒后降低毒性,药性缓和,免伤正气,以涤痰饮,消积滞见长,且炒后气香,消积之中略有健脾作用。可用于痰盛喘咳,饮食积滞。同时外壳破裂,质地酥脆,酶被破坏,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利于苷类成分保存(杀酶保苷)。

用药禁忌

1.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本草衍义补遗》:不胀满,不大便秘者勿用。《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本草备要》:若湿热在血分,胃弱气虚人禁用。

2.用量过大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便血、腹痛、呕吐等副反应。因此,该品只宜转用,正气亏虚所致的虚胀不宜应用。

3.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用于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常与葶苈子、杏仁等配合应用。用于虫积腹痛,常配伍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4.牵牛子为峻下的药品,少用则通大便,多用则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肿胀、二便不利及宿食积滞、大便秘结等症。至于用治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则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属脾弱胃呆、气虚腹胀者,当以健脾补中为要,不宜用该品攻泻消积,克伐胃气。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