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办公 给你办公整体解决方案,这才叫得力。得力办公,办公当然更得力。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即可 到了现代,传统节日越来越受重视,中秋节也已成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端午、清明)之一。 四川 杀鸭子、吃麻饼、点桔灯除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在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因那时当年生鸭已长大,肥瘦适宜。四川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河北 “小元旦”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称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味道必定不佳。 北京 “兔儿爷”老北京的“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10年,北京中秋还有兔儿爷卖,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的庙会上才能看见。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儿爷是由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 山东 青苗社、吃麦箭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还要上坟祭祖。封建社会时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会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地区中秋节吃一种叫“麦箭”的应节食品。 陕西 沿门吹鼓、食西瓜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当日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带子女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在校内聚餐。 安徽 游火龙中秋节,婺源儿童以砖瓦堆一个中空的宝塔,塔上挂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再将一张桌子放在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头上打击,使其发出巨响。此外,还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草扎成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福建 “抛帕招亲”福建省某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福建人在中秋节有吃鸭子的习俗,因此时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福建人用福建盛产的槟榔芋和鸭子一起烧,叫槟榔芋烧鸭,味道非常好。 无锡中秋夜烧斗香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则必食桂花鸭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香港欢腾起舞火龙飞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每年从农历八月十四起,铜锣湾大坑地区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龙身用珍珠草扎成32节,上面燃着数千炷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台湾祭月拜月祈福在台湾,祭月和拜月的民俗有许多,明清时代,台湾祭月时的供品已形成规模: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上还会出售一种“月光纸”,上面会有月光、菩萨、宫殿,还有兔形人在月光下捣药。祭月后,即将此“月光纸”焚烧。 祭拜土地公:在台湾农民中,过中秋时,则要祭拜土地公,感谢土地公保佑秋收丰获。农民还得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在台湾南部,森林茂密,农民们在中秋之日,还有祭拜树王公的习惯。 中秋夜祈求长寿:台湾民间相传,中秋夜睡得越晚越长寿,尤其是少女在中秋夜晚睡,会使自己的母亲长寿。 祈求嫁得如意郎君: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园中的蔬菜和葱,就表示她将觅到一位如意郎君。 祈求孩子: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中秋晚上,倘能到人家菜园里偷摘到一个瓜抱回家,来年就会生个胖娃娃。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亚洲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虽然同为中秋,但各国习俗不同,多样的形式一并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泰国“祈月节”——月饼柚子供奉月神 在泰国,中秋节又称“祁月节”,泰国华人素有拜月习俗。每年中秋之夜月亮升起之后,人们拿出月饼、水果、坚果、莲藕等供奉月神。按照惯例,一般先由男性供奉,然后由女性供奉。用来供奉月神的除了月饼,甜饼、云片糕等圆形糕点都可以拿来供奉。柚子也是泰国华人过中秋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它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泰国是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在曼谷,超过一半的人有华人血统,泰国华人多为潮汕、客家人的后代。所以,泰国华人过中秋节保留了许多潮汕、客家人的传统。 柬埔寨“拜月节”——虔心拜月祈求赐福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欢乐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进托盘,将托盘放在房前一张大席子上,静待明月东升。 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求赐福。拜毕,老人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在柬埔寨,他们把月亮称为“月神”,相信她会让诚心祈祷的人愿望成真。 朝鲜“秋夕节”——欢庆丰收祭奠祖先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朝鲜语中叫做“罕佳玉”或“秋夕”,是朝鲜半岛人民历来都要欢庆的民俗节日之一。 在古代的朝鲜,“秋夕”是一个欢庆丰收的农家节日,也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用新打的谷米做成各种食物,带上同样是新米酿成的清酒,跳起欢庆的农乐舞,去祭扫祖先的坟墓。这样的习俗如今在朝鲜农村依然可见。而除却祭扫亲人坟墓、欢庆丰收,城乡居民瞻仰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也成为今日具有“朝鲜特色”的新习俗。 印度“明月节”——纪念正义战胜邪恶 印度人称中秋节为“明月节”在月圆之夜,年轻妇女头顶5个重叠的泥水罐,站在骆驼背上,慢慢爬上沙丘,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明月节”又名排灯节。排灯节一般延续5天,纪念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智慧战胜无知。节日期间,所有建筑、水体都被扮亮,或蜡烛,或油灯——这些都是篝火时代之后最早期的人工取火方式。 古代印度,有一个关于月兔的故事,大概说,一只有善行的兔子,因为不能取得肉以供天帝的需求,便毅然投身火里,成了焦兔,天帝把它放到月亮里,以昭示他的高行。这个传说,在唐代曾被收录在一部佛教经典的类书里。 得力文具专门店主营:电脑耗材、办公设备、学生文具、学生饰品、斑布布质抑菌生活竹纸,并经营文印胶装等项目。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惠顾!联系-鍖椾含涓鍖婚櫌鏄不鍟ョ殑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鏉冨▉鐨勫尰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