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渣上的线索——岳阳“4.10”杀人案
4月17日上午,嫌犯指认现场,岳阳市运通街水泄不通。 槟榔渣上的线索—— 岳阳城区“4.10”特大抢劫杀人案告破纪实 口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勇 “行动!”4月16日晚上11时,伴随着对讲机中传出一句铿锵有力的命令,40多名民警分头行动,将藏匿于网吧和老家的两名嫌疑人戴上了手铐,至此,这起社会广泛 嫌疑人为何要如此下狠手?案发后到底去了哪?为何选择小旅店作案?抓捕过程为何如此曲折……带着系列疑问,4月17日,记者走进岳阳楼公安分局执法办案区,对嫌疑人和办案民警进行了专访。 槟榔渣上的DNA锁定临湘兄弟俩 历时多小时的连续侦查,跟踪调查超过人,调阅监控视频多人……回忆起这6天6夜的办案历程,岳阳楼公安分局民警高兴瘫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虽然疲惫,但很激动。 而就在6天前,他却完全没有这份心情。4月10日早晨7时12分,刚刚起床的高兴,突然接到局里传来的警情:五里牌运通街“君山招待所”内3名女子遇害,死者为招待所老板和服务员。 在岳阳楼公安分局局长徐利、副局长严海军的带领下,刑侦大队民警们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并进行了封锁。 面对如此重大的案件,很快,市公安局和岳阳楼公安分局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专案组,岳阳楼公安分局局长徐利任组长,一场破案攻坚战就此拉开:刑事技术人员和法医反反复复勘验、比对、查询,现场研判、分析、模拟与刻画犯罪过程。 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招待所内,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三名死者脖子上均有几处勒痕,并伴有多处刀伤,现场除了一些槟榔渣、烟头,一根绳子和两双手套外,再没有多余的物证。戴着手套,高兴用镊子夹起掉落在地面不起眼的槟榔渣和烟头,提取了DNA信息,得到了最为关键的线索:案犯年龄偏小、系两人以上作案、均为男性,且有血缘关系。 个监控寻觅踪迹40多名精干警力部署抓捕 获取了核心特征,接下来民警们就在茫茫人海中犹如大海捞针般地寻找。 然而,由于案发现场处于运通街,南靠汽车站,北靠火车站和泰和大市场,流动人员数量巨大,社会治安情况十分复杂。“案发时间段内在附近出现过的人数以万计,加上一些地方没有监控摄像,查找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高兴说。 为了逐一排除无关人员,从中筛选出案犯,专案组分成多个小组,分别进行跟踪调查和视频锁定。民警将琵琶王立交桥以西、求索路以北、步行街以东、站前路以南等方圆1.5平方公里的多个摄像头全部调阅,跟踪调查多人,寻找蛛丝马迹。 在案发时段,民警发现在运通街北侧,一名男子提着疑似女式包,快速向市妇幼保健院方向行进,踪迹十分可疑。锁定目标后,民警千方百计找到该男子,才发现男子仅仅是因为去赶车而恰好经过这里,手上提的也不是女式包,而是刚买的早饭……一次次的无望而归,并没有让民警懈怠。在接下来几十个小时的甄别视频中,民警突然发现一条视频信息很可疑。 “案发时段,在火车站立交桥涵洞口,两名男子走走停停,似乎在商量什么。”发现这个特征后,民警一路追踪,医院前门后,又打车向运通街方向驶去。 鬼鬼祟祟的姿态、飘忽不定的行踪,这两名男子的可疑度顿时翻番。民警再次火速锁定目标。 “注意!注意!一名嫌疑人在站前路某网吧,另一人在临湘长塘镇长塘村……”4月16日21时40分,市公安局网技支队副支队长周勇,迫不及待地将侦查信息准确无误地传到专案组。 21时41分,专案组收到信息,岳阳楼公安分局局长徐利在欣喜之余,立即部署抓捕行动,40多名警力分成两组,奔赴嫌疑人出现的地点,展开抓捕行动。 23时左右,警力部署到位,正在网吧上网和在临湘长塘村休息的冯某兄弟俩,被突如其来的民警摁倒,戴上手铐押回执法办案区,通过DNA等鉴定,确定冯某兄弟正是犯案嫌疑人。经历6天6夜的抓捕行动,也最终落下了帷幕。 杀3人抢了元缺乏社会认同感成犯罪诱因 4月17日下午3时,工整的穿着、帅气的面庞,在岳阳楼公安分局执法办案区内,冯某看起来似乎若无其事。 面部毫无表情的冯某,对自己所犯下的这一切,显得如此淡漠。“我不后悔,做了就该承担责任,我认!”冯某告诉记者,小时候父亲离世,母亲改嫁到周边村,他与弟弟也一同与继父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父母的冷淡和家庭关系的不和谐,让他无法感受家的温暖。仅小学毕业的他,成年后就独自南下广东学艺打工,学得一手好厨艺后,在酒店打工每月也能拿得四五千元。去年,他喜当爸爸,7个月大的儿子也让他感觉十分幸福。 然而,去年9月他辞掉工作后,整个家庭就彻底断了收入来源,柴米油盐的事让他很是烦恼。4月8日,他与弟弟来到运通街一家招待所,打算敲诈勒索老板和服务员,捞点收入。 4月10日凌晨3时30分左右,两人以房间灯不亮、水龙头有问题为由,分次叫来老板和服务员,先后将3人骗至房间,用绳子勒住脖子,拿灭火器砸晕,然后用刀刺死,共抢得现金元、手机4台,作案后,兄弟俩迅速逃离现场。 “自己身份地位低,经常被人瞧不起,觉得活在这世上也没有太多意义,不如干点动静出来让大家看看。”提起作案动机,冯某道出了内心独白,缺乏社会认同感一直是他心中难以抹去的痛。 冰冷的家庭让兄弟俩走上罪恶路 记者:为什么要下狠手,把他们致死? 冯某:说实话,为了千把块钱干掉3个人确实不值当,但我就是心里难受,就是心理不平衡,总是被别人瞧不起,在我心中这个社会就是那么不公平。 记者:为啥觉得不公平?受过什么打击? 冯某:早年父亲离去,母亲改嫁后对我们兄弟并不关心,我们从来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别人有父母疼爱,我们凭什么没有?生活了20年,多次递交申请补办户口和身份证,都没能成功,我们兄弟俩到现在都没有身份证,出去打工都不敢跟别人签合同,几次被老板坑了,感觉这个社会太坑人。 记者:那你随身携带的假身份证哪来的?案发当晚开房用了吗? 冯某:我的身份证是我女友的外婆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刚好看到了,就一直放在身上用。那种小招待所没那么严格,加上我和老板也还算熟,不用登记也能入住。 记者:为什么选择运通街的招待所下手?下手前没有想过后果? 冯某:我们是临湘人,城区而言就对运通街那一带比较熟悉,以前去岳阳转车经常住这家“君山招待所”,老板也自然熟了,熟悉了就不用身份证登记,更方便作案。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活在这世上没有太多意义,与其被别人看不起,不如干点大动静,让大家瞧瞧。 记者:现在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冯某:让我真正后悔的是,不应该拉着弟弟下水,他还小,不懂事,这一辈子就毁在我手里了,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他。 记者:案发后去哪了?现在最想做什么? 冯某:案发后我一直在家,哪也没去,我知道逃是逃不掉的,不如安静地在家中等待法律的惩罚。现在最想看看我七个月大的儿子,还有老婆,希望我走后他们自己照顾好自己,儿子好好长大,不要再像我没出息。
家庭教育缺失致使孩子破罐子破摔 正年轻,冯某为何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市幸福心理研究所心理老师张杨佳认为,原因无非有三:第一,自身身心发展不健全,对社会缺乏认知,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冲动;第二,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致使孩子破罐子破摔,放弃自我改造和救赎;第三,社会环境鱼龙混杂,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和蛊惑。 张扬佳认为,对于这些年轻人,特别是缺乏家庭关爱的年轻人,周边朋友和家人平时要多给予生活上的关爱和 期待悲剧不再重演 初次见到冯某,如果不是门上的“审讯室”几个字提醒,很难将眼前的这名帅气老实的90后小伙子,与“命案犯”这个身份联系起来。 没有太多的解释和遮掩,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显得淡漠,提起自己冲动的原因,他很直白,很简单,社会地位低和缺乏社会认同一直困扰着他的内心,他没有人诉说,一直憋在心中。4月10日这一天,他没能再忍住,做出了一个令人悚然的举动,也让自己和兄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三条鲜活生命的逝去固然可惜,但怜惜之余更应思考背后的缘由。如果他的父母给兄弟俩多一份关爱,社会各界多一些包容和鼓励,或许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期盼,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点击本文左下阅读原文,看看认识嫌犯的网友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