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湖南人爱( ̄~ ̄) 嚼!槟榔
“
“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这首富有浓郁抒情色彩的《采槟榔》,就是湖南民歌。走在湖南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见嘴里嚼着槟榔的人,这已成湖南人的一种时尚,一种民俗。”湖南人与槟榔的不解之缘 槟榔,作为一种食品,已在湘潭生根发展达余年的历史,据《湘潭市志》介绍:年(顺治六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九天,县城人口数万,所剩户不上二、三十,人不满百口。有一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槟榔避疫之法收尸净域,从此嚼槟榔习惯也就陆续延续下来。 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内居民患臌胀病,县令白景将药用槟榔分患者嚼之,臌胀病消失,尔后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随嚼之,久而成习。由此,湘潭槟榔逐步得到发展。 伴随着湘潭槟榔的发展,槟榔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一些地方花古戏、“赞土地”和婚庆之喜等民间包事都无不有槟榔的赞语,如《潭州竹枝词》写道:“风流妙剧话情杨,艳姿娇容雅擅长;一串珠喉歌宛转,有人台下掷槟榔。”形象地勾画出湘潭槟榔与地方文化艺术的紧密关系。这也恰恰说明湘潭槟榔文化是湘潭槟榔发展的产物。 “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园台,避瘟开胃解油性。”这是一首流传在湖南街头巷尾的民谣,生动地反映了槟榔与湖南人民和湖南食文化的不解之缘。 湖南人只吃腌制过的槟榔湖南人喜欢吃辣椒及腌制品,所以吃槟榔也是吃腌制过的。通常是从海南买回干果后,用清水洗净,用开水烫过,喷上少量糖精水,或是其他甜味剂水,存放24小时左右,才可食用。食前用刀把槟榔剖成两至四瓣,点上用石灰加饴糖熬成的卤水,有的人还爱点上一滴桂子油,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又甜又涩,芳香满口,越嚼越有味。一口好槟榔能嚼得人面颊潮红,满口生津。正是槟榔的种种好处,让湖南人自豪地把槟榔称作是中国的“植物口香糖”。 很多外地人嚼上一口槟榔,十有八九会马上吐出来,并且会觉得呼吸困难、头脑发热,晕晕忽忽的。可是湖南人正是喜欢这个醉劲儿,就跟吃辣椒一样,越辣越喜欢。在湖南人眼中,槟榔的味道是嚼出来的,越嚼越有味儿。 槟榔是湖南人的社交工具“烟、酒、槟榔、茶,吃了往上爬。” 这是长沙人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爬”别有韵味,一是说吃了这四件就爬上床睡觉,二是寓意事业学业步步高升。三五好友聚会,多好的烟酒别人不在乎,要是递上颗槟榔,嚼在口里,那劲头甭提多爽朗。漫步大街上,随处可见口嚼槟榔的男女老幼,见面掏出一颗槟榔招待,一下就找到了话题,彼此拉近了距离。 “吊吊手,街上走,买槟榔,交朋友。” 这句生动地反映了槟榔衍生出来的社交功能。槟榔在湖南已经成为一种被大家普遍认可的社交工具。槟榔似银锭,故民间将此物象征财富。过去每年春节期间一些民间“赞土地”的到各家各户闹春、赞辞,祝贺春节。主人送口槟榔,赞土地者十分高兴地赞:“老板是个财帛星,拿锭元宝赏阳春。”每当新婚之夜,湖南农村许多闹新房的人都高兴地接受新郎、新娘送的槟榔,并赞道:“新娘槟榔两头翘,一口两口我不要,三口四口不为多,我要五子大登科。” 吃槟榔有很多好处,可以促消化、治病、美容等。 但是注意: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指出,加入烟草的槟榔可以导致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而不加入烟草的槟榔也会导致口腔癌。各种槟榔制品中含有的槟榔子会导致一种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随时可能会转化成癌症。 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生39万例口腔癌症(口腔癌或咽癌),其中22.8万例发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占58%,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 虽然湖南人爱槟榔, 他们吃的不是槟榔,是情怀。 但是多吃槟榔对身体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转给你的湖南朋友们, 让他们少吃一点, 吸烟者更需戒除! 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白癜风能传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