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主持人:林县长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时提出:要保护好桂林青山绿水。请问林县长,恭城在生态保护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林武民:我们在生态保护方面主做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恭城县委要政府三十多年以来换人换届不换思路,坚持生态路线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农村沼气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成为“中国沼气第一县”,同时提出了净化山林、禁伐阔叶林、退耕还林等一些列保护恭城青山绿水的措施。恭城是一个水果大县,森林覆盖率达80.93%,水果种植面积48.4万亩,形成了月柿、柑橘、沙田柚、桃李为主的水果生产格局,农民人均水果产量、人均水果收入居广西首位,探索出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和谐家园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被誉为“恭城模式”。

  二、大胆创新,发展“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大力推行沼气发展。恭城县在环境治理上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这么一条科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同时恭城的沼气发展前景广阔,我们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出了种植业、养殖业可循环发展的模式,为恭城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带来了良好的效应,特别是沼气沼渣对于水果质量的提高、产量的增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第一代、第二代到如今全托管沼气公司化运作的模式提高了沼气的使用率与利用率。传统的天然气一罐的价格在左右,而同容量的沼气只需要60多元,沼气环保低价的特性不仅对生态保护有益,同时大大降低能源成本。上级部门对沼气发展高度重视,因此恭城制定了五年规划,将这一生态能源不断创新,争取在全县普及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减少城乡垃圾,将有机垃圾作为沼气原料来发展,所以沼气的社会效应也非常好,这也是恭城近几年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的重要措施。

  三、持续开展森林“三禁”工作,植树造林加强绿化。一是禁止放养山;二是禁开25度以上的坡地林地;三是禁伐阔叶林。加强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工程、封山育林、义务植树等工作,森林覆盖率达80.93%。

  四、强化环境保护。恭城对环境保护尤为重视,着力于矿山、重金属污染、水源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县级环境监测站通过全区首批达标验收,西岭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栗木矿区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持续推进,《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获得批复,矿产资源秩序整治、清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让恭城成为如今这般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城市。恭城的年均气温为19℃,年降水量达到多毫升,气候宜人。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恭城是一个宜居城市。恭城还着力发展建设长寿养生基地,年恭城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

  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环境治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主要从落实资金、强化考核、群众参与等几个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深入持续开展。用最少的投入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家园,走出了一条后发展地区以生态建设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新路。恭城先后获得“第六届中华宝钢杯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荣誉;年,9个行政村分别被命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生态乡村创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主持人:年8月,恭城瑶族自治县正式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请县长为大家介绍一下恭城的长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恭城的长寿文化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林武民:长寿现象的形成是恭城人长寿自有的独特的秘密。一是优越的自然环境。恭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80.93%森林覆盖率使恭城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吧。优越的生态条件造就了恭城宜居、宜业的特质。二是得益于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恭城各族同胞有着独特的生活饮食习惯:主食以大米为主,杂粮为辅;菜肴以蔬菜为主,肉食为辅;一日三餐少荤多素,每日喝恭城油茶,再加上居民早睡早起、勤俭朴素、规律生活、乐于锻炼,因此老年人身体硬朗普遍长寿。三是得益于独特的养生资源。以生态养人、以绿色养人。恭城盛产茶叶、月柿、柚子、桔柑、桃子、槟榔芋、红瓜子、黄笋干等土特产。恭城人爱喝油茶,据考证,恭城油茶具有防癌、抗衰老、降脂、健胃消食、提神醒脑、祛湿避瘴等功效,是世代居住在山区的瑶民根据山地潮湿、瘴气阴重等地理环境而研发出的一种保健饮品。长期饮用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因其独特的制作方式、诱人的浓酽清香、舒心怡神的饮后感,早已名扬四海、誉满八桂,年被自治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恭城月柿有止咳、降血压等功效;柚子具有美颜、润肺等效果;椪柑富含蛋白质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营养微量元素。丰富的特产资源为恭城人民健康长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恭城良好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恭城的红岩、北洞源、邓扒等一大批生态文明新村的建设,为恭城提供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为老年人健康长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五是恭城浓厚的历史民族文化熏陶:文武庙遥相辉映,有着桃花节、月柿节、茶油文化节等特色文化节庆,六是县委政府重视。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老年人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关爱、社会关爱、家庭成员关爱的三位一体的爱老敬老体系。

 主持人:恭城油茶已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制作手法和众多的养生功效,使其成为瑶乡健康长寿的“养生汤”,“长寿密码———恭城油茶”成为瑶乡人民的共识。下一步,恭城油茶将如何走向世界呢?

  林武民:中国日报海外版将“恭城油茶”誉为“中国咖啡”,它的奇特功效通过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已得到广泛传播。自治区质监局的“恭城油茶”标准亦将于明年出台。我们将利用好“恭城油茶协会”,规范好有关油茶市场,使它有序健康发展,逐步让这一“长寿密码”让全世界共享。同时,我们将积极打造恭城油茶一条街,力争把恭城油茶一条街打造成阳朔西街这样的特色街区。

  主持人:恭城目前形成了哪些文化产业链体系?这些产业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哪些影响?地方收益情况如何?

  林武民:恭城油茶从原料生产、到餐饮、浓缩油茶产业、举办油茶文化节等形成了完整的链条。

  一、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恭城油茶”餐饮在全国速度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吸引了大批青年回乡创业,并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二、带动了恭城种植业发展。油茶的兴起带动了生姜、茶叶的种植。现全县年产生姜约吨,年产值达万元;年产茶叶近吨,总产值达万元。

  三、带动了油茶糕点产业的发展。在恭城镇从事油茶食品点心加工的从业人员达多人,做出的食品不仅销往区内各地油茶餐馆,还销往云南、香港等地。

  四、为方便旅客携带,恭城还研发了方便食品--浓缩油茶,远销区内外,产值近亿。可谓“美味恭城茶油,浓缩走遍天下。”

  五、打造油茶街,举办油茶文化节,发展旅游业。从年举办首届油茶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以茶会友,诚邀天下宾朋,打响恭城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展示恭城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魅力,提高恭城知名度。年恭城关帝庙会暨第五届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首次将关帝庙会与油茶文化节巧妙结合,打造恭城文化盛宴,并有一系列异于往年的特色活动表演,在推动恭城文化发展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恭城、品味恭城、投资恭城,带动经济发展,打造恭城生态旅游品牌。可以说“恭城油茶”这一品牌是恭城一大宝藏。

 主持人:恭城瑶族自治县不仅仅是“中国长寿之乡”,还有着“中国月柿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诸多称号,目前,恭城文化品牌建设在发展中遇到了哪些瓶颈?

  林武民: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目前恭城文化品牌建设在发展中的瓶颈首先是科技含量低,我们努力将传统粗放型种植方式上升到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做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其次是恭城文化品牌建设在经济上的贡献率与知名度不符,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三是文化品牌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恭城财政收入不高;最后是如何将文化品牌转化成旅游产品还有待探索。

  主持人:在“互联网+”时代,恭城在结合“互联网+”推进旅游品牌、打造文化产品、带动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哪些步伐?

  林县长:我们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以及“今日恭城”、“在恭城”两个







































2016年最快最有效淘宝店铺推广的方法
2016年最快最有效淘宝店铺推广的方法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