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女勇夺奥运桂冠
小编的话奥运会今天开幕了。运动场上,有无数励志故事,这里就来看一位台湾“槟榔西施”奋发有为、找回自我的动人故事。在沪台胞主持的慈善晚会,舞台上一群天使姑娘欢快地跳完“天鹅舞”后,齐刷刷地亮出8个醒目大字:我们都是“槟榔西施”。这一幕让观众都惊呆了。依照传统眼光,台湾的“槟榔西施”特指穿着短薄的年轻女性在路边招揽、贩卖槟榔。而当晚精彩、专业的表演颠覆了人们固有印象,春雷般的掌声送给了鞠躬致意的天使们。 晚会后没过几天,我去台湾。晚饭后喝咖啡时,我主动挑起“槟榔西施”这个话题。淡江大学社会学张教授的一席话使我们茅塞顿开。 张教授从事“槟榔文化”研究几十年。他即席的专业点评让人不由不全神倾听:至今在两岸聊起槟榔女仍有人摇头,这些人的思维明显落伍,全然不知如今台湾的“槟榔西施”,是为生计以售卖槟榔为公开职业的女性。在这个特殊群体中,更走出了不少才女呢! 张教授遂讲述起了槟榔女攀登奥运天梯的动人故事。 陈诗欣岁父母离异。她的童年是从父亲陈伟雄开设的跆拳道馆里摸爬滚打开始的。令陈伟雄欣喜的是,女儿有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和不服输的拼劲,便决定要将她培养成材。自身的天分加上父亲的魔鬼训练,陈诗欣很快就脱颖而出。年,年仅15岁的女孩首次参加跆拳道世界杯赛,就一路过关斩将,轻松夺冠。 然而,作为史上最年轻的女子跆拳道世界冠军,“天才少女”却无任何豪情壮志,她最羡慕的倒是普通女孩逛大街、看电影等各种“小确幸”。年陈诗欣在巴西世界杯成功卫冕,原以为可以喘一口气,休闲一阵,谁料到严厉的父亲却给她制定了更为残酷的“魔训计划”,目标直指第一次将跆拳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悉尼奥运会。魔训计划终于引爆了她对父亲的积怨,一怒之下衣服不拿就离家出走。那年她还不到18岁。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漫长而痛苦。为了宣示与跆拳道决裂,陈诗欣流浪到离家很远的台中。为糊口大街上摆地摊,电动玩具店做服务生,最后在街头兜卖起槟榔。卖槟榔难熬、艰辛。为了多赚点钱,每天得站售18个小时,更从无休息日。疲惫劳累还是小事,为广揽顾客,每天必须不停地大嚼槟榔,没多久体内多处频亮起红灯。 历经生活折难的“槟榔西施”终于熬到回家。从那一刻起,陈诗欣狠发誓言:一定要拿奥运金牌向老爸谢罪。次日天不亮她就起床,换上久违的跆拳道服,自觉加码开始了长期的魔鬼训练。“印象最深的是跑步上山,父亲在后面骑摩托车,牵着一条狗。我爸说,如果我松懈、放松,眼神没有杀气,他就叫狗咬我。”在父女共同的坚定信念支撑下,4年后,25岁的陈诗欣毫无悬念地拿到了雅典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再经一场场艰苦对垒,终于闯进决赛。当最后获得冠军时,摘下头盔的陈诗欣已是泪流满面。她飞快冲到教练席,与白发苍苍的父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凡励志即可图新。台湾“槟榔西施”奋发有为的故事或能给人启迪。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