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茶百科、径山茶 编辑:卓越茗香 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一)选对适合自己的茶 ①了解茶性 茶本性寒,陆羽《茶经一之源》中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因为茶之寒凉,能使人清醒头脑提神、使人平和理性舒缓,所以“宜精行俭德之人”。 可是人的体质是明显不同的,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生活的发展,有些人不适饮寒性茶,特别是女士茶友们。可能正因为如此,茶的属性才得以被不断改造,以致于形成目前品类丰富的不同类茶,以适所有人。 六大类茶和再加工茶是人们对茶这一寒性属性的利用与改造的结果。因此,选茶、喝对茶,就要先了解茶性及相应茶性适宜人群。 绿茶,核心工艺是“杀青”,本性寒。体质偏热、胃火盛、精力充沛者饮用绿茶有很好的清火、醒脑、提神之功。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对电脑前工作者有大益。 白茶,核心工艺是“萎凋、阳光干燥”和自然存放。茶性由寒转凉及至平和。新茶属性与功效大多接近绿茶,但最明显不同的是绿茶陈放为草,而白茶陈放为宝。及至老白茶,茶性反而更加平和,以适应更多人。 黄茶,茶性有改变,但不是太大,核心工艺是“闷黄”,特别是近些年,传统工艺黄茶由于制作加工较难,人才师傅缺乏,黄茶绿茶化明显。茶性和功效与绿茶相同或很接近,最大区别是口感了,黄茶更醇厚。 青茶/乌龙茶,茶性寒转平和,由于发酵程度变化跨度太大,但总体是寒向平温转变。核心工艺是“做青”和“焙火”。发酵轻的很接近绿茶,如清香型铁观音,寒性就较大,发酵重的与红茶接近,适应人群更广。 红茶,茶性转温,核心是“发酵”,胃寒、体弱、年龄偏大者都适用,四肢酸懒、手足发凉者饮之更佳,可加奶蜂蜜等调饮,口味更好。 黑茶,茶性转温,核心工艺是“渥堆”。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等,保存的好,年份长后口感与疗效更好。 ②不同茶对身心的影响 人的身心受外在食物的影响很大,《宣明五气篇》就言“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 各类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品质特性,在色、香、味、形上的不同,看似与身体无关,其实,茶从入口的那一刻,或者说你看到、闻到她的那一刹那,已经对你自身有了或多或少、或喜或恼等等微妙的变化了。 茶的本质属性是味苦性寒凉的,而中国自古及今,都认为苦为药为寒凉,入心经,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泻火通便、健胃消食等,调节肝肾之功。降心火,去躁去嗔。 因此对现代都市人的贪嗔痴而引起的很多妄念或身体心火而起的诸症,品饮茶是个对症很好的方式方法。 绿茶、乌龙茶这一作用明显,且汤色透彻,或水清茶绿,或浅黄透绿,天热、心躁之时品饮,给人清凉爽新之感。 有不少好的乌龙茶,特别是陈放佳的乌龙茶,会出现令人愉悦的果酸,中医认为酸入肝经,因此有疏肝理气之功,但脾胃有病症者不宜多饮。 而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更是特点鲜明,味重,“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凤凰单丛茶香气突出,在通窍理气上尤为明显。 红茶花香、蜜香醇厚,味甘性温。甜入脾经,具有补养气血,补充热能,解除疲劳、调和脾胃有好作用。红茶汤色红艳明亮,给人温暖喜悦之感,天气手脚寒凉、情绪低沉之时最宜饮红茶。 黑茶,味苦性温,多年的黑茶木香陈香果香,远年的六堡茶还有怡人的槟榔香。黑茶五行属水,入肾经。如脸黑无光泽,喉咙肿痛,食欲减退,下痢,背脚冰冷,腰痛,精力衰退者,饮此茶为好。黑茶汤色黑红艳亮,凉饮热饮皆可,亦可煮饮更妙。 ③不同体质不同茶 中医上把人的体质分为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血瘀、过敏、气郁、平和等九种体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可以对应在这九种体质中。 阳虚体质,忌寒凉,可饮暖胃暖身的温性茶,如黑茶、重发酵焙火到位的乌龙茶,特别是这些茶的有年份的好茶。 阴虚体质,会多感到热渴、干燥,需要多补充水滋润,黄茶、白茶等清爽淡雅,都可以。 气虚体质,无力虚汗、呼吸短促、疲劳乏力、抵抗力弱。适宜益脾胃的食物,温和性的茶品适宜。 痰湿体质,湿气大,宜除湿排毒,饮淡茶。 湿热体质,甘平的乌龙茶适宜。 血瘀体质,绿茶、白茶、花茶皆可。 过敏体质,可以选些发酵度高、焙火适度的茶品,如浓香型铁观音、武夷岩茶、东方美人茶等。 气郁体质,可以香气高雅、通窍芬芳的花茶,安吉白茶,花香度高的凤凰单丛。 平和体质,就如茶百科这样的,什么茶都是来者不拒,简直成了茶桶,恭喜你,春饮花、夏饮绿、秋饮青、冬饮红、一年四季喝乌龙,哦,还有黑茶,当调料,随时品饮,都别过量即可。 王岳飞:九种体质与饮茶种类的搭配建议 ④年龄性别、特殊时期饮茶
比如老人和孩童,可以饮茶,但不宜大量茶、不宜浓茶。 而性别来说,一般男人多喜饮绿茶、乌龙茶,及生普洱茶,特别是有人说武夷岩茶,称之为“男人喝的茶”,刚猛、气沉、刮肠、攻腻、调络、去毒。 女性体质如不寒凉,可以饮绿茶,并且电子产品丰富的年代,不受辐射是不可能的,因此绿茶适量饮用,防辐射、养颜美容。 对于上了岁数的女性,建议当以“熟茶”,特别是红茶为主茶品,性温活血、安宫暖身心,适量饮陈年上好乌龙茶、黑茶也是好选择。 女性特殊时期那几天,或孕期,可以饮茶,但前提是根据前面所讲茶性、体质选对茶,同时不宜大量饮茶、不宜饮过浓茶,可以喝茶,宜淡茶。隔年岩茶、陈年红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尽量少饮绿茶。 而对于更年期女士或每月特殊时期的年轻女性,情绪低沉不佳,宜于花香丰富的花茶和凤凰单丛茶,疏肝解毒、理气调经络,如果能遇到多年以上的老白茶效果更好。 (二)茶叶也分节气? 人们根据不同的节气调整农活,也根据不同的节气调整饮食,当然也会根据节气采茶,不同节气茶的形质不太一样,以下的几种节气茶,你喝过几种呢? 明前茶 清明前采摘的茶叶为明前茶。 明前茶是春季采摘的第一轮茶叶。经过一冬天的潜藏,茶树芽破皮而出,如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母亲之初乳,稚嫩但充满勃勃生机。明前茶又像初生婴儿,虽然茶性很淡,但有极强的生发力量,可称为“婴儿茶”,有婴儿的厚德,是茶中极品。不明理的人因其茶味淡而弃用,却不知无味胜过有味,“于无声处响惊雷”。清明茶清明至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叫清明茶。 清明至谷雨,往往是天清地明的时空状态,由于光照较好,大地温度得以提升。谚语“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是指一种适宜植物生长的气候,即清明日照提升地温,草木发芽,万物更新,茶农开始采摘茶叶嫩芽。清明,天清地明,阳气上升于地表,催草木芽生。清明茶截取的是这一能量。谷雨茶谷雨后立夏前采摘的茶叶叫谷雨茶。 谷雨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渐暖,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地区会迎来每年的第一场大雨,对植物抽芽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时,江南地区万里碧绿,千里飘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正是茶农采茶、收茶、制茶的重要阶段。 谷雨,谷之初乳。草木得水则活,草木从寒冬中苏醒,得到一年之中天地较早的乳汁,唤起潜藏的能量迅速向上。谷雨茶截取的是这一能量。立夏茶立夏后小满前采摘的茶叶为立夏茶。 立夏后气温大幅度提高,生物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江南地区将至梅雨季节,雨量和降雨频率均明显增多。 立夏是阳气由“生”向“长”转化。草木的叶子舒展长肥,茶叶的香味渐浓。“婴儿茶”生长为“少女茶”,既有性之分别,又羞涩含蓄;茶汤含在口既有淡淡茶香,味美不浓,又令人神清气爽。立夏茶截取的是初夏的自然时空能量。小满茶 小满后芒种前采摘的茶叶叫小满茶。 小满标志着阳气呈饱满状态,尚未到鼎盛时期。这时,江南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2℃以上,进入多雨季节。 小满茶性如同美貌的少妇,丽而不艳。小满茶截取的是阳气上升而不过的自然时空能量。芒种茶芒种后夏至前采摘的茶叶叫芒种茶。 芒种之后气温更高,雨量增大,梅子也已成熟,人称“梅雨季节”。此时夏茶的生长接近鼎盛,茶叶的绿色逐渐加深 芒种是阳气接近鼎盛前的状态。这时的茶味浓而不涩,饮后令人阳气上行而头脑清净。芒种茶截取的是朝气蓬勃向上的盛夏自然时空能量。夏至茶夏至后小暑前采摘的茶叶叫夏至茶。 古人讲“夏至是一年阴之始。”夏至后我国除少数常年无夏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在22℃以上。较高的气温和充足的光照,给予草木全年最充足的阳气,是草木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茶树叶片肥硕,颜色加深,茶性十足,茶香浓郁,入口微苦,反水为甜。这是“物极必反”的缘故。夏至到小暑15天,阳气在鼎盛中藏有内敛。阳气生“甘”,降而生“苦”。 夏至时阳气呈现出鼎盛的状态。物壮则老,夏至茶截取的是阳气处于鼎盛时期开始内敛的时空能量。小暑茶小暑后大暑前采摘的茶叶叫小暑茶。 小暑处于农历六月,是一年的“长夏”,属土,土生湿,标志着气候进入一年中最湿热的阶段。小暑之后,江南地区正处于湿热的季节。湿热之气有利于草木灌浆,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天地间阳气鼎盛,湿气补给水分,草木阳长,这时的茶树叶片变得肥美,茶叶喝在口中带有醇香。 小暑时阳气、水气合为湿热。小暑茶截取的是天气和地气交融的时空力量。大暑茶大暑后立秋前采摘的茶叶叫大暑茶。 大暑是小暑的继续和扩大。这时是草木灌浆的关键时期,为秋收的果实圆满做了准备,使得秋收“阳”气十足。大暑茶的品味先微苦,后反甘,醇香回荡于口鼻。 大暑呈现天地之气水乳交融的鼎盛状态。大暑茶截取的是天地交融强烈的时空力量。立秋茶立秋后处暑前采摘的茶叶叫立秋茶。 立秋之前茶树的生长繁荣茂盛。立秋之后,茶树的生长如同一辆急驶的车突然减速,并渐渐地转向。这段时间闷热的气候有所收敛。茶树的叶片增厚,内在的密度加强,茶的香味略显厚重。 立秋茶截取的是万物趋于成熟的自然力量。处暑茶 处暑后白露前采摘的茶叶叫处暑茶。 处暑后,北方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湿气渐退。此时空气中透着清爽,昼夜的温差开始显明,草木处于一个稳定的收敛状态,茶树的生长明显缓慢,茶叶的厚度、色深进一步加强,茶味苦、涩渐浓。 处暑茶截取的是湿去燥来的自然力量。白露茶 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叶叫白露茶。 白露之后北风南下频繁,大地积聚的热量被吹走,阴气渐重,露气越来越重,在植物上凝成白色水珠,故称这一时段为“白露”。草木凝水,说明地表温度下降。金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风轻。此时茶树生长缓慢,茶叶的味道浓厚,香醇并带苦涩,令人肺气肃降。 白露茶截取的是天地由暖变凉阶段的自然力量。秋分茶 秋分后寒露前采摘的茶叶叫秋分茶。 秋分后北半球渐冷,中国南方大部地区渐凉,此时秋茶的生长速度缓慢,但茶的密度增加,茶叶香涩凝重,令人寻味。 秋分茶截取的是平和收敛的自然力量。寒露茶 寒露之后采摘的茶叶叫寒露茶。 “露先白而后寒”,寒露后气候明显凉了。寒露至霜降15天,采摘茶只有7天。霜降标志着草木开始准备休眠。采摘茶叶要给茶树留有休眠前的缓冲期。如果一直采茶到霜降,不利于树的休养生息。茶叶寒露之后变化较大,里面带有“寒气”,对于血热的人凉血不可多得。寒露茶截取的是冷峻内敛的自然力量。从“明前茶”到“寒露茶”,茶叶储藏了每一节气的天地之气,供人类调节阴阳使用。正如“茶”字的构架:“草木之间藏人性,人字变化草木中”。 竹,唯空其心,故骨秀; 茶,独蕴其芳,故气幽; 情,适调其度,故宜淡。 品茶·品心·品德 您的每一次点赞都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卓越茗香 |